close

這樣的心情讓我覺得,記得我的當事人經歷過的那段歷史,很重要,我希望他們知道,我和他們一起記得,這樣他們就不用這麼孤單地守護和承擔這些悲傷的記憶了。還有,從今以後我都不會稱呼Hmong苗人,因為那是漢人對他們的命名,而且帶有蠻族意味的貶抑,而且我開始對以前歷史課本對胡漢融合論述潛藏的推崇抱持懷疑的態度,這樣的懷疑,就像我對自詡世界警察的美國政府的懷疑。開始工作之後,我覺得身為諮商師最重要的不是專業知識技術,而是身為一個人的良知,所謂的良知,包含慎思明辨、不被強權操弄利用的能力。



如果你問我,這些想法跟我那些Hmong當事人有什麼關係,一時之間我也很難說得清楚,我只能說我感覺到自己正逐漸走出我所受的科班諮商訓練,來到一個更廣闊的地方。譬如說,我忽然覺得去記得他們經歷的歷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這不只是為了要了解他們的個人問題。

許多Hmong當事人都面對著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問題,有些人每晚惡夢連連,槍砲聲哀嚎聲依然和逃難時一樣清晰;有些人只要一看到和戰爭相關的新聞畫面,就淚流滿面;有些人只要一看到兒子拿槍玩遊戲,就會嚇得怒斥孩子把槍丟掉……如果你問我,為什麼他們無法忘記或釋懷或想辦法讓自己不這麼痛苦,以前的我會告訴你,因為創傷經驗衝擊性太大,癱瘓了他們的認知系統。也就是說,害怕驚恐悲傷憤怒都太巨大沉重,令人承擔不起,可是人類自發性的療癒機制會讓他們不斷想起,企圖處理這些訊息卻又一再失敗,因為它們不像日常生活遭遇到的挫折,很難自己去想通,所以許多人在走過創傷之前,都會經歷這種惡夢一再重現的過程。

這是一種傳統心理諮商角度的解釋,而我目前還是同意的,可是我常常覺得哪裡不太夠卻又說不上來,直到最近和正在研究PTSD的小燕討論之後才豁然開朗,很會讀書的小燕與我分享了一段書摘:

暴力事件受害者希望旁觀者去分擔他們的痛苦,要求行動、參與並且(對創傷事件加以)記憶。但是Eitinger指出,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的:「戰爭和被害者是社會要忘掉的,遺忘的面紗覆蓋著所有的痛苦與不悅。我們發現雙方面面相覷,受害的一方或許想遺忘,但是卻無法遺忘;旁觀的一方有著不自覺的強烈動機想要遺忘,而就真的遺忘了。這種矛盾對雙方而言,經常都是十分痛苦的。但在這場無聲且不公平的對話中,輸家依然是最荏弱的那一方。」【註】

我到最近才明白,受害者往往是唯一有心維護創傷事件歷史的人,因為大多數人都想要銷毀它,不讓它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中,可是如果所有人都集體失憶了,那麼他們遭遇過的又算什麼呢?這個世界還有公平正義可言嗎?如果你是受害者,你難道不會緊抓那些記憶嗎?既然大家都假裝地球繼續旋轉,而你並不想忽視、背叛那個曾經深受重傷的自己?

這樣的心情讓我覺得,記得我的當事人經歷過的那段歷史,很重要,我希望他們知道,我和他們一起記得,這樣他們就不用這麼孤單地守護和承擔這些悲傷的記憶了。還有,從今以後我都不會稱呼Hmong苗人,因為那是漢人對他們的命名,而且帶有蠻族意味的貶抑,而且我開始對以前歷史課本對胡漢融合論述潛藏的推崇抱持懷疑的態度,這樣的懷疑,就像我對自詡世界警察的美國政府的懷疑。開始工作之後,我覺得身為諮商師最重要的不是專業知識技術,而是身為一個人的良知,所謂的良知,包含慎思明辨、不被強權操弄利用的能力。

我常常覺得美國很難住,只是已經念到一半了騎虎難下,只好安慰自己說好歹可以增進多元文化經驗和對弱勢民族的同理心。可是自從實習以來,我開始不後悔來到美國,因為我終於有機會認識到除了中產階級美國之外的另一個美國,在那裡我找到了滋養自己的土壤,也開始擁有滋養別人的力量。當我聽到有來到美國的Hmong覺得住美國還不如住難民營,只可惜回不去了,我能夠與他們連結,覺得很難過,卻又因為這實在太諷刺而忍不住偷笑,因為想到許多人會覺得西方國家真是皇恩浩蕩接收國際難民,卻忘記他們時常是製造國際難民的始作俑者。

所以現在,我已經不會害怕自己因為孤單憂鬱而無法勝任諮商師的角色了,因為當我和我的當事人在一起,一起為政府機關對他們的不負責任生氣、一起對戰爭和失落感到悲傷、一起試著聽懂對方的語言,我知道我找到了另一片沃腴的土壤。而即便我知道它並非來自我心理諮商師貴族教育的賜與(那學費真是夭壽貴吶),但是如果沒有這段掙扎前進的過程,我也走不到這裡,所以我仍舊很珍惜當初進入諮商領域的機會,又懵懵懂懂來到美國的因緣際會。

這是我來美國一年半的學習心得,與大家分享,每次只要想到學費生活費這麼貴,就會喚起我的客家婦女精神,覺得一定要學得飽飽回去才好。



註:朱蒂斯.赫曼(Judith Lewis Herman),
「被遺忘的歷史」,創傷與復原》,時報文化

後記:感謝小燕一路與我切磋並且提供書摘;感謝Hmong緣超好的志明學長提供史料和對歷史的見解;感謝薩小編強力邀稿並編輯,以及提供萬德籃給我放這篇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