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旅途上,他傳訊來說:記得問我要山林小徑的吹笛老人。

彷彿我也隨著他的行腳,抬頭凝視很近的天空,空氣透亮,伸手幾乎可以觸見色澤飽和的雲彩。

隔天走近一個名為安寧的小鎮,大巴上與攜著小嬰孩的一家人玩戲。又或是,在一家小餐館,自豪的老闆一家人,滿牆妝點著一只又一只的獎狀。

於是我的台北,竟可聞見深山小鎮的靜逸和松香空氣,竟能聽見雨點落水叮咚聲。

他歸來之後的某天,突然傳給我一個很大的錄影檔案。

是吹笛老人!

他立在雨中,衣著樸素,肩背著一個小袋,手上揚著一把笛子,笛聲悠悠,與清晰可聞的雨聲呼應著。

「他打哪來啊?吹笛是職業還是興趣呢?」

他說他沒問,只是見老人從小徑那端來,帶著笛聲。他微笑揚起手中的相機,老人臉上有一些些猶豫和靦腆,但他還是為這位雨中偶遇的知音,緩緩地吹了一小曲。

「你們都沒說話呀?」

他說在那個當下,似乎多一個音節,都會擾了那份飽滿了。

電腦上,那影像一再播放;腦海裡,笛聲繚繞久久不去。

「你怎不寫啊?你不寫我都想寫啦!」

他說好,那妳寫吧。

於是我,在這個下著雨的靜寂夜裡,試著盡我所能地去描寫這個吹笛老人、那繚繞山徑的笛聲,以及那一位站在鏡頭後面、帶著笑聆聽著笛聲的知音。

雨後的台北顯得乾淨,我腦中還繞著那笛聲...雖然我沒遇見老人,但你把笛聲和雨聲都帶來了。

 

唉...妳太殘忍了!真過分!這樣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人,這才出現,還要相思...好殘酷!


這樣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人,終於出現,而且遇見,還彼此相思,很幸運呀。


...妳說的對,能在、能相認、能相思;沒擦身、沒錯過、沒有使君有伴,就是個值得感激的事。


知音多半是可遇不可求,就像偶然與吹笛老人在小徑擦肩而過;切記最美麗的、最深刻的,是在聆聽而心有所感的那一刻,再一曲也不能多求。


所謂知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brina 的頭像
    Sabrina

    薩賓娜的萬得籃

    Sab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